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笑起来如一泓清水,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朱红星(如图,资料图片)“暖”意十足。在保护区,性情胆小、见人就跑的扬子鳄,一看朱红星来了,摇了摇尾巴,任由其拍打、轻抚。
“待得久了,我们好相处着呢!”朱红星笑着说。这股子暖意,浸润在他与扬子鳄的27年相处中:自1991年到保护区工作,他就在琢磨扬子鳄的“优生优育”,想法子让它们“吃饱睡足”。与其说是研究人员,他更像是“奶爸”,给予扬子鳄精细呵护。
优化“产房”环境,想方设法提高扬子鳄繁育率
朱红星爱琢磨,工作没几年,就搞起了小发明。上世纪90年代,保护区人工繁育的扬子鳄成活率低。朱红星调查后发现,问题出在孵化、繁育环节:孵化室常年高温高湿,木质结构的孵化架时间久了发黑发霉,霉菌污染鳄卵,导致孵化成功率低;同时,集中式人工繁育,近亲繁殖不可避免,不少幼鳄出现畸形、残疾等病症。
“提高繁育率,繁育环境得好。”朱红星说着,把记者带到幼鳄孵化室:室内闷热,但全铝不锈钢孵化架一尘不染,每天有人擦拭保洁,确保所孵化鳄卵的清洁。看似平常的三层孵化架设计,里面也有讲究,“冷空气下沉,热空气上浮,房顶、中间、地面的温度逐渐降低。很多动物的性别由染色体决定,但扬子鳄由温度决定。”朱红星解密道,“我们会调整上中下三层放置孵化蛋数量的比例,来调控繁育扬子鳄的性别比,保持大体平衡,雄性略高。”
建好环境,再抓“优生优育”。朱红星把重点放在扬子鳄的谱系研究上,通过DNA检测、比对,把血缘关系较远的扬子鳄挑出来,再通过雄雌1∶2的比例组合成“小家庭”,不同“家庭”孵化出的扬子鳄再进行配对,这就避免了近亲繁殖问题。“每个小家庭孵出的幼鳄成年后,我们还会精选出身强力壮的作为‘种鳄’,再进行配对繁殖。”朱红星说,他们会再优中选优,放到保护区规划建设的野化区进行野外训练、生活,“扬子鳄保护要做好人工繁育,还要探索建立相当数量的野外可繁育种群”。
实地调查、对症下药,扬子鳄人工繁育数量大幅增加
扬子鳄生长,得把好饮食关。早上7点多,朱红星就会和工作人员一道,检查鱼料的质量、新鲜度。除此之外,朱红星也在研究喂养扬子鳄的食谱——给普通人工繁育的扬子鳄喂养杂鱼,对精选出来的“种鳄”则搭配喂养兔肉、牛肉、牛蛙、鸡架等,“这些肉中的蛋白质含量高,可以给‘种鳄’更多营养,更好地繁育下一代”。
吃得好,有的鳄鱼还是产卵量低。原因在哪儿?朱红星带着团队监测它们的生活状况,经过一年多时间,他们发现:枯水季节,扬子鳄为越冬打的洞穴多露出水面,冷风会直接刮进洞;有的洞穴上面的竹子、草木等较多,常年晒不到太阳,洞穴温度就低;还有的鳄鱼犯懒,不愿打洞而是直接趴在水下冬眠。朱红星说,扬子鳄一年中有约半年要冬眠,冬眠质量决定了其性腺发育的好坏,进而决定来年的产卵量,但不少扬子鳄冬天都休息不好。
他开始对症下药:枯水季节,他和工作人员在每个扬子鳄冬眠的洞穴口覆盖一层稻草,阻挡冷空气进入;洞穴上方植被密集的,他们对周边3米左右的区域进行植被清除;不愿自己打洞的,他们把它抬到人工繁育房里,用高温环境帮助扬子鳄越冬。“不愿打洞的鳄鱼中,如有被列为‘种鳄’的,我们会把它剔除,按普通人工繁育标准喂养。”朱红星还推行分类管理,“不勤奋不行,将来如果放归自然,它们不具备打洞越冬的生存能力。”如今,这里人工繁育的扬子鳄已由1991年的4000多条增加到1.5万条,每年繁育数量也从当时的600多条增加到现在的约2000条。
完善野放区建设,促进扬子鳄野外繁育
为促进扬子鳄的野外繁育,保护区建设了面积约4500亩的野放区。起初效果并不明显:野外放归的扬子鳄虽然体壮,但幼鳄多无法适应周边环境。朱红星发现,野放区建设考虑了完全自然状态的环境,但没搭建让幼鳄茁壮成长的自然环境。主要表现在相关水域的水生植物缺乏,这会带来连锁反应:水生植物缺乏,水生生物往往就不足,幼鳄不仅很难觅到食,还会失去水草等天然藏身之地,直接暴露在水中,鸟、蛇、野猫等都可以把它们叼走。
于是,朱红星带人补种芦苇、鱼腥草等水生植物,在水里投放适量的小杂鱼等水生生物,并在外围拉起护栏,减少蛇、水鸟等闯入。幼鳄的数量比以前多了不少。最近一次调查,朱红星和他的团队在野放区发现了91条幼鳄。
管理上,一部分成年扬子鳄会被放在半自然条件下的野化区接受野外训练,但其产下的卵还是要被及时收回,进行人工孵化。“过去收集鳄卵,都是在竹篮里放茅草或苔藓用于保温、保湿和减震,但远距离或车辆运输过程中,常因颠簸和震动过大造成鳄卵损坏。”朱红星说着,拿出一块海绵,上面被挖出一个凹槽,“这是我们特制的无毒人造海绵材料,凹槽按标准鳄卵大小设计,透气性好,保证了鳄卵的安全收集。”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18年08月15日 14 版)